您好,欢迎来到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最新公告:
·  生物质气化装置测量控制系统询价公告 | 2025-10-28     ·  钠离子电池恒温充放电测试设备询价公告 | 2025-10-28     ·  钠离子储能器件热压化成机询价公告 | 2025-10-21     ·  公产房租房公告 | 2025-10-15     ·  办公楼租房公告 | 2025-10-15     ·  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样品测试流程管理系统采购成交公告 | 2025-9-24     ·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2025年招聘施工技术人员公告 | 2025-9-11     ·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样品测试流程管理系统 委托开发询价公告 | 2025-9-8     ·  关于实验室超微粉碎机维修单一采购的公示 | 2025-8-7     ·  气流床气化炉成交公告 | 2025-8-4     ·  电化学工作站采购成交公告 | 2025-8-1     ·  实验室用瓶装气体采购业务询价公告 | 2025-7-18     ·  知识产权专利代理服务询价公告 | 2025-7-18     ·  测试化验加工服务采购询价公告 | 2025-7-18     ·  关于电化学工作站第二次询价公告 | 2025-7-15     ·  气流床气化炉询价公告 | 2025-7-14     ·  电化学工作站询价公告 | 2025-6-17     ·  马弗炉、三节炉采购成交公告 | 2025-6-11     ·  生物质有关马弗炉、三节炉询价公告 | 2025-5-29     ·  生物质立式管式炉、生物质裂解炉采购成交公告 | 2025-5-20     ·  生物质立式管式炉、生物质裂解炉询价公告 | 2025-5-9    
科研动态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29号
  • 电话:0371-65720206
  • 传真:0371-65720206
  • 邮箱:hnnyzhb@163.com
所在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我国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获得系列突破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5-5-30

新华网上海5月30日电(记者 仇逸)记者采访获悉,在相关创新企业的努力下,上海市科委探索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逐步实现“零能耗”的课题正在取得系列突破。

   上海骄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国率先开发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已经在海南省建设国内首个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示范基地。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就是将太阳辐射热转化为高温水蒸气,利用高温蒸汽,通过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将海水制成淡水。

   公司总经理彭志刚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实现了低能耗,在示范基地,按照每天产水10吨的生产规模测算,平均每天耗电量在10至15度之间。不过,距离零能耗仍然还有“最后一公里”。

   实现海水淡化的“零能耗’,对于改善我国水资源匮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骄英能源科技公司的光热产水路径中,太阳能光热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解决了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大部分能耗。现在亟需解决的,是提供少量电力来支持抽水泵、电脑电机等的运转。

课题组将在海南安装一套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设备,以解决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系统运行中的少量电能需求。但是,太阳能和风能都是波动的,每天用电量也是波动的,如何在波动之间寻找技术平衡点,成为研究人员面临的新难题。

   据悉,解决这一难题的用电负载自匹配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在上海实验室获得初步成效,预计年底在海南基地应用,明年交上海市科委验收。(完)

,

新华网上海5月30日电(记者 仇逸)记者采访获悉,在相关创新企业的努力下,上海市科委探索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逐步实现“零能耗”的课题正在取得系列突破。

   上海骄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国率先开发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已经在海南省建设国内首个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示范基地。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就是将太阳辐射热转化为高温水蒸气,利用高温蒸汽,通过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将海水制成淡水。

   公司总经理彭志刚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实现了低能耗,在示范基地,按照每天产水10吨的生产规模测算,平均每天耗电量在10至15度之间。不过,距离零能耗仍然还有“最后一公里”。

   实现海水淡化的“零能耗’,对于改善我国水资源匮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骄英能源科技公司的光热产水路径中,太阳能光热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解决了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大部分能耗。现在亟需解决的,是提供少量电力来支持抽水泵、电脑电机等的运转。

课题组将在海南安装一套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设备,以解决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系统运行中的少量电能需求。但是,太阳能和风能都是波动的,每天用电量也是波动的,如何在波动之间寻找技术平衡点,成为研究人员面临的新难题。

   据悉,解决这一难题的用电负载自匹配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在上海实验室获得初步成效,预计年底在海南基地应用,明年交上海市科委验收。(完)

Copyright © 2015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11382号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29号 电话:0371-65720206    网站技术支持:中域在线